《花木兰》或许扑街了 这几点却值得所有父母深思

发布日期:2021-08-26 10:58:56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 

 上周,经历了撤档——定档——又撤档”的《花木兰》终于上映了。




不同于其他迪士尼公主,要么出身王室,要么嫁入王室,花木兰是打破传统迪士尼公主设定的女战士。

作为迪士尼的首位中国公主,真人版《花木兰》自官宣开拍就备受瞩目。

(不要问我为啥不放中国版宣传海报,要脸。)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 

神仙姐姐刘亦菲脱掉仙气,披上红衣战甲,英姿飒爽、能抗能打,一个侧颜就足以吸引全世界的目光。

然鹅,上映短短几天,口碑扑街,豆瓣评分也持续走低。


反观1998年上映的《花木兰》动画版,票房高达3亿美元。 

 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 
除了动画版的因素带来的高期望,中西文化差异导致的偏差,都是造成国人不买账的原因。

抛开这些不谈,花木兰的故事,相信大家都很熟悉。谁还没个被逼着背《木兰辞》的童年呢?


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”

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

 
北魏时期柔然南犯,为抗击外敌,皇帝下令家家户户都要有男丁充军,“阿爷无大儿,木兰无长兄”,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,替父从军,征战沙场。

智勇双全的花木兰,巾帼不让须眉,屡建奇功,击败北方入侵民族而闻名天下。

 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 



没有灯火歌舞,
也没有童话般的爱情,
她始终坚守信念,
与命运抗争。



 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

没有灯火歌舞,
也没有童话般的爱情,
她勇敢又坚韧,
她是能够靠自己就获取荣耀的“公主”。

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  


她没有魔法,
没有王室背景,
也没有遇到什么王子,

大千世界一个普通的姑娘。


她勇敢,自信,机智,在一场充满挑战的旅途中实现了自我的价值。

所有人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,花木兰也是如此。



 
01


爬屋上墙、打狗追鸡,花木兰原先就是一个在邻居眼里“没有个女孩模样”的疯丫头。

但是木兰的父亲对此并没有过多的埋怨和指责,他总是给予女儿安全范围内的足够自由来释放天性。也正是由于这份“放纵”,从小将勇敢自强深耕于木兰的骨子里。
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 
像所有成长中的孩子一样,木兰也曾在一片否定声中隐藏自我,否定自我

否定,这是中国家长最擅长的教育方式。打击式教育、比较式教育,慢慢地变成了一把伤害孩子的利刃。

家长“否定”的强度越大,孩子对自己的“否定”越严重。自我价值是孩子形成健康自我的基石。地基越脆弱,自我的大厦越难以稳固,抗风险能力也就越差。

 

 
尊重、欣赏孩子的所思所想,允许他们“走弯路”体验挫折、失败,他们才有勇气克服“自我妨碍”心理,尝试成功的可能。


 
02
 

花木兰决心替父从军的那一刻起,她就选择了追求自己想做的。

当花木兰甩掉铠甲,放下飘逸的长发,一身红袍在战场驰骋的时候,那种英姿飒爽完美呈现了花木兰的胆识和气魄,太美了!

认同自我,做自己,是需要冒着生命危险的。但是她在挣扎后选择真实,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 
过度在意别人看法以后,就渐渐没有了自我,越是讨好他人,就越委屈自己,似乎也很难过好这一生。


“女孩子应该斯文”

“男孩子应该选择理科”

“应该报考这个专业,将来好就业”

“结婚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的,现在不着急”

“你就应该考个公务员,这才是一辈子的铁饭碗”


这些声音似乎从小到大都在追随着我们,甚至于根深蒂固地让我们对下一代说着同样的话。


 
我 眼中的自己

每一天  都相信

活得越来越像我爱的自己


 
电影主题曲《自己》

 
不要去引导孩子“你应该如何”,而是要告诉孩子“你可以如何”。

To be real !真实,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。任何伪装都要回归真实。

只有勇于做自己,才能有面对风起云涌,惨淡人生的勇气与底气。



 
03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 


 
一个不再依赖于王子真爱之吻而苏醒的公主,一个不再长眠于荆棘丛中等待王子唤醒的公主。

做思想的巨人,更要做行动的巨人。花木兰最后的荣归故里,是用无数艰辛换来的,她无畏艰难,努力拼搏的一切,都是证明自我的过程。

 

只有用自己的行动和实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,嘴唇磨破不如埋头苦干。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
 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任何伟大的信念脱离了行动都是毫无意义的。

一个孩子只有对自己的承诺付诸每一分、每一秒,有意识地监控自己的行为,才能积跬步以致千里,成为行动的巨人,成就精彩的人生。


这对孩子来说,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。作为父母,在陪伴孩子成长中,要学会适当放手。



 


 
父母的爱与善意是孩子自信的源泉,家庭教育给予孩子的性格、心理、行为的影响是伴随一生的。

允许孩子去做自己,即使会犯错,会失败,也要给予孩子温暖和爱。内心强大的人遇到逆境只会让他们更加坚强。


 

 

(来源迪士尼电影《花木兰》)



 
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花木兰:心中有花,手里有剑。

忠于自己,勇敢追梦,保持真实。

花木兰的精神只会伴随着时代不断升华,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自己的花木兰。


 
分享到:
推荐阅读
爱萌滔客教育集团
I am talker Education Group
关注爱萌滔客官方微信  获取活动资讯
地址:北京 · 长春
电话:186 2668 0278
    
官网:www.iamtalker.com    
邮箱:921988666@qq.com
邮编:130012
欢迎留言
ONLINE FORM
请稍候